近日,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公示,学堂在线教学培训中心推出“金课谈”系列云访谈活动,邀请获评一流本科课程的教师,分享在课程建设和申报中的经验与心得,助力高校教师备战新一轮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申报。
人物简介:沈火明,葡京集团娱乐网址394应用力学与工程系教授,本次获评“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”。
以下为访谈文字稿:
Q:请您介绍一下您本次获评的课程。
我是葡京集团娱乐网址394的沈火明,我主讲的课程《工程力学》获评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一流课程。
《工程力学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工科技术基础课,我的教学以小班化教学为主。本课程建设了丰富的数字化资源,慕课于2014年上线,先后出版了电子课件、数字课程和数字化教材,这些资源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奠定了扎实基础。
Q:谈谈您对一流本科课程的认识。
所谓一流课程,就是具有高阶性、创新性和挑战度特点的金课。
我认为,一流课程应具有一流的教育教学理念,课程教学团队教学水平高,课程教学设计合理且紧密对接学科前沿,课程教学方法先进,突出学生中心地位,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明显,课程评价机制科学,学业“挑战度”高。
Q:您在进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和申报中是如何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?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吗?
我认为,一流课程建设需要紧紧抓住课程思政这个关键,要将立德树人融入教学全过程,并进行一体化设计。
《工程力学》中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举措有:梳理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点和思政元素;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;创新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形式与方法;构建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,形成课程建设中“思政教育”的体系与方法。
例如我们课程团队结合知识点建设了工程力学系列课程思政案例库,如在讲到桁架应用这个知识点时,从桁梁桥,讲到了力学与桥梁建造,讲到中国著名桥梁。采用一座桥梁一个故事的方式,介绍第1座桥梁(钱塘江大桥)时,通过茅以升先生建桥炸桥的故事、讲到钱塘江大桥在桥梁建设中的地位;后又讲到了中国的建桥历史,讲到了武汉长江大桥、南京长江大桥,桥梁建造师们如何创新和攻关,建造了一座又一座丰碑,将家国情怀、工匠精神、文化自信、社会责任融入其中;特别介绍到港珠澳大桥的建设,这座圆梦桥、同心桥、自信桥、复兴桥的建设背后,倾注与凝聚着无数建设者的心血与奉献,其中也包括本校的一批专家,他们带领团队攻坚克难,精确工程测量、提高桥面性能、创新桥桩设计,保证港珠澳大桥120年使用寿命,帮助国家节省至少2亿元建造成本,为港珠澳大桥贡献了力量,从而更加激励同学们励志、求真、力行,扎实学好专业知识,脚踏实地、志存高远。
Q:对于明年申请一流本科课程的老师,您有哪些建议?
一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要进行全面设计和建设。在申请一流课程时,首先要总结课程是如何体现“ 两性一度“的金课特点。
亦应认真总结以下几方面的建设成果: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;课程深度拓展情况,如对接学科前沿情况等;信息化技术应用情况,如数字化资源建设等;创新教学方法情况;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等。
一流课程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,紧密结合自己的课程特点进行全面总结;要有自己的标志性成果,如教学成果奖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;申报材料中要有丰富的数据、图片佐证,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收集留存。
转载自 慕华教育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